当前位置:7/14/01:00欧冠杯赛事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 > 行业动态
【匠心精神】传媒人所需的工匠之心
我们的国家在古时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,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原创国家,是最大的匠品出口国,中国的丝绸、瓷器、金银器都曾享誉世界,但是在当代,中国制造却成为粗制滥造、偷工减料、剽窃模仿的代名词,无疑当代中国匠人精神严重缺失,这种消费信誉,追求短期效益,饮鸩止渴的模式无疑无法让中国企业长存,更无法让中国制造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。鉴于此,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的《政府工作报告中》提出“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”,呼唤中国工匠精神的回归,这是国家的要求,也是消费者的要求,更是企业长存的要求。
传媒二字拆开来看即“传播”、“媒体”,传播这个动词是以媒体为承载物。
在这个浮躁的时代,每天有无数新产品吸引人们的眼球,海量的信息向人们扑面而来,但其有效性、价值性和真实性实在是不敢恭维。我们传媒人传播信息靠什么,“一个笔杆,行走八方”,追究起来我们也是手艺人,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什么样?
1
什么是传媒的匠心精神
用心做事。
李德林创业之后做脱口秀,每天早上会把沪深的公告几百份,甚至上千份看一遍,会把各大新闻门户的新闻看一遍,甚至有时候是好几千个文章里边只选一条,要在3分钟左右把这个东西说完。
要拿出工匠的态度去对待当下要做的事情。具体到记者,应该是一个工匠的态度来把每一篇稿子、每一个标题,每一个标点符号用到位,包括起承转合;做企业专题或著名企业家采访,第一件事,去这个公司的官方网站,花一天的时间看透,搞清楚它的领导人、组织结构、产品是什么?第二个去看这个行业,他的竞争对手是谁?他的同行是谁?第三个你每天坚持阅读关于这个行业里面的十篇以上的文章,将一篇你觉得最好的文章进行深读、研读,反复推敲,包括标点符号,这就是一个匠心的态度。
认真、巧思、把活干得比别人漂亮,敬业,拿这个事当命,而不是把这个事当事。
2
传媒人的匠心故事
吴晨光,一点资讯总编辑,前搜狐网总编辑,曾编写《搜狐新闻采编规范》、《超越门户:搜狐新媒体操作手册》。
他在搜狐中心做编辑的时候有四五十人,所有的编辑记者把2000年到2004年的新闻事件全部梳理一遍,才形成了一套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一套机制。这种精神对于媒体人来说真的是非常地重要。
李德林,著名财经作家,前《证券市场周刊》编委、现德林社创始人。著有《阴谋》、《阴谋2》、《天下第一庄》、《迷影豪庄》、《帝国沧桑》、《黄光裕真相》、《干掉一切对手》、《高盛阴谋》、《我所知道的国美真相》、《暗战1840》(上部)等多部作品。
他跑黄光裕的时候,一开始压根不知道黄光裕的办公室在哪,等到他被抓走的时候上百个记者在他的办公室楼下,但当人在连篇累牍地报道的时候,他列出从黄光裕的出身到他出事的每个阶段的事情,他甚至知道黄在哪个阶段做的关联交易大概是怎么做的,最后写了两本书,买了一套房子。
边长勇,资深媒体人,《第一财经日报》北京产经新闻中心主任。
有一个采访,做了将近十年。他刚开始采访的时候,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,可是他发现这个人一开始前几天的时候是这样,后来发现又不是这么回事了,再过了几年又是一回事。于是他越来越不敢写,直到将近10年得时间过去,差不多对这个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之后,才把这个采访做完做出来。
3
传媒人所需的匠心精神
无论做传统媒体也好,新媒体也好,如果你没有一点匠人精神,你永远都只是一个小记者、小编辑,每天都非常焦虑地为自己的未来而焦虑。
现在的媒体信息泛滥,如果不做出一点有价值、对别人有点意义的东西,很难让别人去看。很多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、观点都需要创新,不要拾人牙慧。做别人前面做过的东西,有何意义呢?